2024-07-13 22:18:27 | 金泉学校网
距离2021年高考只剩30余天,大家也已经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模拟考,对自己的实力或多或少都有了清晰的认知。
这个时候,更需要沉得下心来,将眼光放长远些,多了解全省(市区)的情况。毕竟,从目前部分地区公布的高考报名人数来看,均呈现上涨趋势:
虽然很多地区现在还没有公布报名人数,但是根据这两年的趋势,预计今年参加高考的人大概率会超过去年的1071万人。即使高考录取比例也会逐渐增加,但是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其竞争压力依然不会变小。
因此,提前了解哪个分数段的竞争最为激烈也很有必要,看看自己是否可以利用之后的时间,再多赢得一些胜利的筹码。
下面小编整理了2020年高考各省、各分数段考生人数,供大家参考。大家可以收藏、分享。
通过此表,考生可以查到自己的成绩在2020年全省考生中的排名,并大致了解到自己的“竞争”对手有多少。无论与去年相比高考批次线波动是否明显,考生都不能仅凭分数填报志愿,而应充分利用“分段统计表”,以成绩排名作为填报参考。
全国一卷·文科
河北:
本科线上竞争最激烈:460-469分,共5617人
本科线下竞争最激烈:360-369分,共6278人
河南:
一本线上竞争最激烈:550-559分,共5662人
二本线上竞争最激烈:460-469分,共10063人
山西:
一本线上竞争最激烈:540-549分,共1574人
二本线上竞争最激烈:470-479分,共3403人
江西:
一本线上竞争最激烈:540-549分,共3580人
二本线上竞争最激烈:490-499分,共6175人
湖北:
一本线上竞争最激烈:530-539分,共2382人
二本线上竞争最激烈:420-429分,共3455人
湖南:
一本线上竞争最激烈:550-559分,共4416人
二本线上竞争最激烈:520-529分,共5547人
安徽:
一本线上竞争最激烈:540-549分,共5333人
二本线上竞争最激烈:490-499分,共8644人
广东:
高优线上竞争最激烈:530-539分,共5134人
本科线上竞争最激烈:430-439分,共9080人
福建:
本科线上竞争最激烈:460-469分,共3038人
全国一卷 · 理科
全国二卷 · 文科
全国二卷 · 理科
全国三卷 · 文科
注:广西最低位次采用广西招生考试院发布的《2020年文史类一分一档表》中的名次数据。考生人数由该表中对应分数名次数据相减所得。
全国三卷 · 理科
注:广西最低位次采用广西招生考试院发布的《2020年理工类一分一档表》中的名次数据。考生人数由该表中对应分数名次数据相减所得。
自主命题省份
* 新疆、西藏数据暂未查到
从以上数据中不难看出,竞争最为激烈的分数段基本都集中在本科线上下(一本线/二本线等)。也就是说,即使你过了一本线,也很有可能上不了一本。
如果你现在的分数正处于本科线上下,那就要注意了。正所谓“一分干掉一操场的人”,干掉别人,还是被别人干掉,主动权在你手上。
那么,如何才能充分利用最后一个多月时间,高效备考呢?
最后一个多月如何备考?
1、合理规划时间
高考是一场时间赛跑,很多小伙伴往往会觉得时间不够用,从而压缩正常的休息时间,延长复习时间。
但这样反而会让自己感到疲惫,从而影响复习效率。高考复习最重要的是效率,因此需要合理规划时间,提高时间利用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最大化的复习效果。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己制定复习计划,分配好每天的复习任务,从而有条理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2、学会选择、放弃,有所为有所不为
“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在最后两个月时间里,学会选择,就是学会权衡利弊,着眼高考,注重现在;学会放弃,就是学会审视自己,扬长避短,量力而行。
向自己的各种兴趣、爱好做暂时的BYE BYE,在科目上“有所为有所不为”。
对于自己基本不会再有所突破的跛腿学科,不必过分投入精力,多注意基础知识,稳定住不至于太拖后腿即可;而对于自己的优势学科,要努力把它发挥到淋漓尽致。要学会向短期见效的记忆性科目倾斜,向自己的优势科目倾斜。
3、调整心态,不过分放大心理压力
一个人心理调节成功与否,将会极大的影响到他的高考成绩。如果缺乏良好的心态,考生就难以在考场上正常发挥,甚至可能导致高考失败。越临近高考,心理调节就越关键,越重要。如何调整好心态,优化好心理,搞好最后的冲刺,从容应考。
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轻言放弃。“天下高三一般黑”,每天多坚持一分钟,高考就有可能多拿一分。
4、基础题多做,保证基础
理论知识掌握得再好,如果不动手实练也不行;以前做得再熟,最后阶段不练还是会生疏。
所以,最后两个月,还是要保持每天做常规题。各种题型都要不断做,保持手熟。
5、针对性复习,查漏补缺
最后两个月,一定要下意识地去找自己的薄弱点,找到一个疏漏,补上一个薄弱点,高考时就有可能提高一点分数。
6、重视错题归纳
到了这个时间段,做题当然不能停。但是切忌盲目刷题,逮住什么题做什么题。
刷题之外,整理、分析、总结知识点和错题的吸收情况也非常关键。要学会从考试试卷、辅导资料、高考真题等中积累经典题型、易错题型等,反复“琢磨”,常看常新,绝对不能允许同样的错误再犯第二遍!
一般括号里的标注是本专业在本省的计划招生人数中,文科和理科分别招生人数。个别专业也会限定考生的性别、应往届毕业生、视力等特殊要求。
每年正式填报高考志愿前,高中学校会给每名考生下发招生计划书,我们习惯上叫它“招生计划大本”,上面公布了各大高校在考生生源省投放招生计划情况,如果读不懂,报志愿可是寸步难行。
根据自己的文理分科情况、高考分数对应批次快速锁定自己应该看哪一本。没有细致划分多册,院校只发了一本,那就简单了,只是大厚本会真的很厚。接下来我们结合招生计划大本的目录可以快速锁定备选院校范围。
根据自己的科类、可以报考的批次察看招生计划大本招生目录,确定可选院校在哪些页上。例如张同学是江西省文科考生,高考成绩对应的是本科一批,则1-75页是可选院校范围,但需注意查看各批次中更细微的报名条件要求,尤其是提前批、国家专项批的限制条件较多。
金泉学校网(https://www.jqxuexi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招生指南中平行志愿录取人数空白代表什么的相关内容。
就是录取人数未定或最高专业不招生。怎样参照往年的录取分数来参考志愿?利用一分一段表。先用今年的一分一段表查到你今年高考分数对应的名次,再查去年的一分一段表,看这个名次在去年是多少分即可。例如:今年500分是第5000名,而去年的5000名是510分,那你的500分就等同于在去年的高考考了510分。参照往年的录取分数来报志愿,那么就需要将今年自己考的分数换算成往年的分数,再去跟往年的学校录取分数线比较,从而形成志愿填报
2023年东莞中考志愿设置及录取批次填报志愿说明1.各类学校的志愿批次分为五批,考生应按批次顺序填报志愿。(1)提前批: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含高水平运动队与自定项目类);(2)第一批:公办普通高中、民办普通高中;(3)第二批:公办中职学校、公办技工学校、中高职三二分段班、中职留学班;(4)第三批:民办中职学校和民办技工学校。(5)第四批:外市中等职业学校。
高考填报志愿。二本AB段都报了,A段退档影响B段录取吗不会。平行志愿基于分数优先原则,在录取中遵循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1A阶段填报A、B、C、D、E、F、G、H八所院校,系统会按考生省排名/高考分数,从志愿填报的数据库中自动检索,满足条件即投档到某院校,只进行一次投档(电子档案已被某院校提取,无法重复投档)。志愿填报注意事项要正确定位。这其中包括两个定位,一
山东新高考志愿分成几段填报。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等。1、第一阶段:本科提前批次和本科普通批次(含普通本科一批、普通本科二批和高职高专普通批)的填报,共分为两个志愿段填报。第一段填报志愿时间为6月28日至7月2日,第二段填报志愿时间为7月6日至7月9日。2、第二阶段:专科普通批次的填报,共分为一个志愿段填报。填报时间为7月16日至7月18日。3、第三阶段:征集志愿填报,
山东新高考志愿分成几段填报。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等。1、第一阶段:本科提前批次和本科普通批次(含普通本科一批、普通本科二批和高职高专普通批)的填报,共分为两个志愿段填报。第一段填报志愿时间为6月28日至7月2日,第二段填报志愿时间为7月6日至7月9日。2、第二阶段:专科普通批次的填报,共分为一个志愿段填报。填报时间为7月16日至7月18日。3、第三阶段:征集志愿填报,
宁夏高考志愿填报时间6月23日至27日:填报本科(含本科预科、高水平运动队、高水平艺术团、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志愿、艺术类本科专业志愿、体育类本科专业志愿,提前一批高职专科(宁夏警官职业学院公安专业)志愿。7月2日至3日:填报提前二批高职专科志愿(含定向培养军士、艺术、体育专业)。8月1日至4日:填报高职专科批志愿。各批次中的征集志愿填报
高考填报志愿卡有哪些高考填报志愿卡主要有以下几种:1.纸质志愿填报卡。这是传统的志愿填报方式,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在纸质志愿卡上填写个人信息和所选择的院校及专业信息。填写完毕后,需按规定时间交至指定地点。这种方式需要注意填写准确,避免涂改。2.网上志愿填报卡。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大多数省份都采用了网上填报志愿的方式。考生需在指定时间段内,登录教育考试院网站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高考志愿填报技巧有哪些1、注意时机不懂盲目乱报2、步骤不懂误入歧途3、方法不用抱怨终身4、专业不懂方向错误5、制度不懂结局不同方法/步骤注意时机不懂盲目乱报:多家长认为高考报考应该是在分数出来之后再研究,但是分数出来之后,填报志愿的时间只有3-7天,到那个时候针对400多个专业、1000多所院校,40多万种选择,根本无法做出科学准确的决策。步骤
2024-09-19 13:36:37
2024-07-15 13:39:26
2024-07-11 10:21:36
2024-06-25 02:19:09
2024-09-20 05:07:21
2024-09-12 21:48:08